题图:《权力的游戏》
为什么人类明明体格不大,力量也不强,却长着掠食者的眼睛?
众所周知,像老虎狮子这些掠食者,眼睛都长在前额且聚焦向前以便对焦捕猎,而羚羊鸡鸭鹅这些被捕猎者眼睛长在两侧以便发现猎食者逃走。
那么人类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生物(人类的祖先古猿在同期也没有力量优势),为什么却进化出了掠食者的眼睛?
知乎机构号:微基因WeGene(+赞同)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有点绕,更像是个逻辑问题。
这里先试着强行拆一下隐含的几个假定?
1.猎食者的眼睛具有某种特征;
2.拥有这种猎食者眼睛特征的动物,本身也应当是一种猎食者;
3.标准的猎食者,体格大/力量强这两个要素,至少要有一个。
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进一步定义为:「不具有标准猎食者体格、力量特征的人类,拥有猎食者特征的眼睛有什么作用吗?」
什么样的动物属于猎食者?
说到猎食者,本宣美最先想到的居然是《冰与火之歌》里葛雷乔伊家族的箴言:「Wedonotsow」我们不种地强取胜过苦耕。而结合他们以海盗行为维生的特点,还有类似鱿鱼的海怪族徽,简直像是冰火世界中的「猎食者」。
而题中对「猎食者」的定义,本身不太好以简单的草食/肉食来区分;但这里所指的「猎食者」,也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攻击性,并以捕猎为主要维生手段(肉食为主),比较凶猛的动物。如老虎、蛇等。
猎食者的眼睛有什么特征?
这里简单把动物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猎物(植食性动物为主),一种是猎手(肉食动物为主)。
部分植食性动物的眼睛特征,像是牛、山羊等,是长在头部两侧的,而瞳孔一般是横着长的。
这种眼睛形态更倾向于「跑路专用」,能拥有更大的视野,便于在猎手接近前就发现对方,并及时跑路。
即便是低头吃草的时候。
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达勒姆大学联合团队的一项研究,在低头吃草的时候,山羊的眼睛会旋转,调整至瞳孔与地面平行,以获得更广的视野。
而一般具有掠食习性的动物的眼睛特征,像家猫、蛇等,是长在前面的,瞳孔平时是垂直的,张开时则是圆形。
这种眼睛形态更便于「锁定猎物」,在纵向和感知深度方面具有优势。
然鹅,「双眼长在前额、瞳孔呈椭圆形的动物,一般是具有掠食性的」这个观点,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这一点,前面很多知友都提到不少反例,像是考拉等。
我们在「世界上真的存在人鱼吗?」里提到过「趋同进化」,即生活在同类环境里的不同物种,可能会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相似的表型。
像是海豚作为哺乳动物,身体的流线型跟鱼很相近。
而有这样一些动物,比如前面提到的考拉——
ByErikVeland-Ownwork,CCBY-S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