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目光容易被“优秀”吸引。常人眼里的“优秀”,知识素养高、性格稳重、说话得体、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为人正直,赚钱多,靠谱。无论在哪种环境,优秀者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年轻时他受到大人物的器重,事业有成时得到所有人的尊敬。显然这些是成功人士的标配,对于普通人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因为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而言,别说符合“优秀”的标准;他连本分的自己都做不好。年纪一大把,除了到处给家里人惹麻烦外,什么事都做不好。年纪轻轻沦为啃老族,父母抱怨他没出息,想到他都头疼。亲人嫌弃他无所事事,朋友害怕他借钱避而远之。“优秀”俩字对于有些人很容易,对有些人一辈子都够不到。事实确实也是这样,像我们同龄的八零九零后,许多人到了而立之年一事无成。往上推,六零七零后的叔叔辈;眼看着奔50岁了,他们的人生从始至终都不跟“优秀”沾边。
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理想规划,无疑都想成为一个“优秀”闪闪发光的人。制定了优秀的目标,却忽略了;比起优秀,我们更应该追求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人。比起学识的优秀,我们更应该注重品格上的素养。建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最起码做些符合年龄段的事,不要像个巨婴一样给父母添麻烦,给社会发展拖后腿。
曾听人简洁地给“优秀”作定论: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他能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影响到别人;哪怕他的观念只能影响一个人变得更好,他无疑都是优秀的。真正优秀的人,他的眼里只看自己该做的事,力求把手里的每件事做好,从不刻意塑造优秀的形象受人崇拜。优秀的品格,在于人际关系相处;无论在哪个环境,他始终能让身边大部分人感到愉悦!
优秀说简单也很简单,对于自己,本本分分做事;对于父母,踏踏实实做人;对于社会,安安稳稳工作;对于家庭,健健康康生活。我们无法做到方方面面的优秀,但完全可以在某个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做到满分。在其他的领域拿个合格分,整体平均下来,即便不够优秀,他也是一个有责任心,值得受人尊重的人。一个人只有基本面合格了,他才有资格对外扩展自我影响力,正向影响更多的人因他变得更好。
我们赞扬一个人某些方面的优秀,内心上先是认可他过硬的品格。因为人性的本质是喜欢挑剔,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面对一个优秀的人,但凡在生活作风,品德素养上有问题,即使他再优秀,人们都有理由打心里鄙视看不起他,从而抚慰自己不平衡的心灵。正所谓,修业更要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的品格远比外在的形象重要。
再者优秀的对立面,从学识到品格,反面教材数不胜数。其实最基本的“优秀”,只需要做好自己,话语上对人做到起码的尊重,他的品格,在外人的口碑里也不会太差。也有人觉得,嘴长在别人身上,他爱怎么评价怎么评论,对我们不重要呀!在一般的事情上,别人怎么评论我们确实不重要;但是在行为不端的事件上,我认为别人给予评价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跟我们沾亲带故者给予的评论。
因为评论我们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见不得你好。有一部分人是真的为你好。如果你这些话都听不进去,说明你有多无可救药。像是长辈劝导晚辈,长辈的观念不一定全是对的;但他们的人生经验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像是现在的年轻人,心比天高,行动力比树懒还要懒惰;倘若再不听长辈的劝导,整天对着手机刷视频乐呵呵,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论根本不重要。只能说明他这辈子彻底跟“优秀”无缘了。他连最基本的做人都不合格,老去的下场还不如如今村里50岁的老光棍。
因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的心态上从不会抗拒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评论和建议;他会吸收一切有价值的经验为己所用。他知道如何把一个人做好,不仅不给家庭社会添麻烦,还会用自己“优秀”的能力照顾好一个家。把人做好,别拖累生养自己的人,别给社会添麻烦,这个要求真不高。
饶小师弟感谢您的慷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