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偶尔会浮出水面换气,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
能在海平面上看到它们制造的彩虹,本身就是一种惊喜和幸运。
前一秒钟,北极熊宝宝还在冰面上专注地抠脚。下一秒钟,就被冰面上突然探出头的小海豹直接吓了个趔趄。
成年北极熊是北极大主宰,海豹是它主要猎物。
但动物的幼崽其实和人类的小朋友一样,什么都不会,开心快乐就好。
在加拿大,一只母熊带着三只小熊翻山越岭。其中一只崽因为积雪太高爬不上去,紧张地大哭了起来。熊天生好斗不好惹,一言不合,原地拳王争霸。但在孩子面前就马上变回一个粗心的妈妈,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好温柔啊。北美草原上,草原犬鼠的忘情接吻,越多人围观,亲得越欢。大草原的狗粮制造机,动物界的罗曼蒂克风暴。最右边的那只,像不像现实里的自己?其实它们的“亲吻”,是在靠气味来分辨自己的同伴。但有的时候,动物表达出的认同比人类更加直白,它们有时更懂亲密和爱。在北京的混凝土或是古建筑的青瓦间,总能看到北京雨燕的身影。从紫禁城建成以来,它们每年春季便开始在这里停留,哺育后代,然后踏上迁徙的飞翔。它们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飞翔,却只在你身边短暂地停留一下。一个夏天,每只北京雨燕可以消灭掉上万只害虫。它们维护着这座城市生态的同时,也在守护着北京年复一年的盛夏。北京朝阳公园,柳树长出来的时候,野鸭群里总会混入几只秀恩爱的鸳鸯。
看到的人都在感叹,“鸳鸯真的是成双入对的啊。”“美得像是做出来的一样。”每年四月湖边都有很多人等鸳鸯:“只要鸳鸯还在,春天就总会回来。”忙碌的码头,海獭悄悄地靠近停泊的渡船。每只海獭都是打击乐手,像打鼓一样地用船底敲碎贝壳。敲完了肚皮当餐桌,原地开始“海边野餐”。动物有时候甚至比人类更善于使用工具。吃货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动物的智慧也是。比起海獭,江獭丝毫不用偷偷摸摸。
身在新加坡,你一定有机会看到江獭们“拖家带口”地逛街。
新加坡遍布着河流,水质清澈的运河,是江獭们的交通网络。
江獭是住在桥缝里的人间观察家,一边打滚一边和岸上的人打了个照面。
动物有时候比人类更懂得观察。
这只生活在马路周边的树懒,误闯到马路中间后,被人抱着送回了树上。你和它招招手,它还记得感谢地回了个礼。你帮树懒过马路,它迟缓的感谢,能让你开心一整天。我们共同生活的前提,是可以互相帮助。在日本东京的井之头自然文化园里,这里的野生松鼠都活成了它们最想活成的样子。可以是超级英雄:也可以选择过废柴人生:做自己的同时,它们甚至把被人类拍照当成了一种消遣:“哇,有摄影师。”“在哪呢?在哪呢?”“拍照呢吗,快带我一个!”它们在城里生活,却像在自然里一样的放松和自由。人和动物一起玩闹,连快乐都会加倍。在莫卡茹巴市,一小群渔民和生活在附近的河豚建立了独特的关系。亚马逊河豚生性害羞,总是害羞地别过脸去。但它们十分擅长帮助渔民把鱼驱赶到陷阱里,然后摇着尾巴走开。当地的渔民说:“如果没有亚马孙河豚,我们就捕不到这么多鱼。”“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一半鱼分给它们。”长期和它们在一起,总会慢慢找到适合彼此的交流方式。在南非开普敦,由于食物短缺和环境的污染,斑嘴环企鹅数量大幅下降。幸运的是,部分企鹅在城市里找到了庇护所。白天它们轮番外出觅食,但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它们总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自己的同伴。而一位企鹅所寄居庭院的主人,偷偷安了一个摄像头。看到企鹅都回家后,才会关灯睡觉。动物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家人回家了,才能在晚上踏实地做个好梦。很多动物正在面临家园被占据,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的现实。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随着近几年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迎来了新生。滴滴顺风车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了一场关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公益活动。希望每个人都为生物多样性的复苏出一分力,比如乘坐滴滴顺风车作为一种低碳的出行方式,可以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动物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向左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