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本怪里怪气,又特别好看的书
TUhjnbcbe - 2022/3/31 11:21:00

日本人的漫画科普书真的很有一套,上次推荐过《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小小一本书,做得细致又用心,知识点简洁易懂,不服不行。

最近读到《跟动物交换身体》,也是一样简洁有趣,而且还脑洞大开,封面上一些长着鳄鱼嘴、树懒腿、乌龟壳的人体,让人一脸错愕,搞不清楚这是要干啥。

但是,看进去则会发现,原来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认真的科普。

作者川崎悟司是一位古生物研究者,也是一位插画家。他「之所以写这本书,主要是想借由人体来科普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动物在演化过程中,身体形态都发生了那些变化。」

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吸猫撸狗逛动物园,我们了解动物,可能就是看看BBC的纪录片了。

但BBC的纪录片,更多时候只是讲述一种动物的故事,对于动物的身体结构,好像没有特别多的讲解。

而这本《跟动物交换身体》则是一本关于动物生物结构的科普书。

我相信,这类动物图鉴类的书也有很多,只不过不是爱好者,可能很少会涉猎。

但这本书不一样,它老少咸宜,还特别搞怪的来了一个「人体变形」。

想象一下,人类有了大象一样长的鼻子,有了乌龟一样的肋骨,有了猫头鹰一样的脖子会怎样?

这一切,书中都夸张的画了出来。

并且,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总共四章,分别介绍了爬行与两栖类、哺乳类、鸟类中的一些常见动物,比如乌龟、青蛙、蜥蜴、大象、长颈鹿、树懒、蝙蝠、河马、鳄鱼、猫头鹰、企鹅等等。

选择的动物,我们都并不陌生,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原来乌龟的壳是它的肋骨,大象鼻子变成是因为它的头太大太重了,兔子的耳朵除了接受声音还可以散热。

这些知识好像没有什么用,但是确实让我们对这些动物更加了解了一点,其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是: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身体结构?和人类有什么不同?

比如不同动物的脚,就有不同的演化方向。像我们人类,属于跖行足,脚章着地,行走稳定,但是速度慢;而狮子、狼这些食肉动物就是趾行足,它们胜在速度快,走起路来悄无声息;而像马这样的动物,为了获取速度,降低了灵活性,演化出了蹄行足。

这正是这本书奇妙的地方。以人类的身体结构为基准,去对比其他动物,不仅很有意思,也更容易记忆。

每一种动物的讲解,也结构分明,没有任何信息噪音,看起来丝滑得很。第一是先来一个变身,因为夸张,读者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着介绍这种动物的特殊身体构造,和人类有什么不同。比如猫头鹰颈椎不长,却又很多小骨块组成,所以可以灵活的转动。而且猫头鹰的耳朵是不对称的,接受声音的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猫头鹰时长扭动脖子的习惯,其实就是在不断调整左右耳的角度,找出声源位置并估算到那里的距离。

然后,作者还会更近一步,加入一些演化学的知识,介绍这种动物的祖先是怎样的形态,又是如此一步步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如果说一本科普书要有趣又有料,那本这本小书真的做到了。

??营业时间朋友们,我的新书《不止读书》上市啦~大家多支持呀~~

目前这本书已经在当当上架,是签名本,大家现在下单,就可以直接买到啦!

可以扫描上面的小程序码,或在当当搜索「不止读书」购买。

-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本怪里怪气,又特别好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