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最美引路人第2季以爱为名,默默耕耘
TUhjnbcbe - 2022/2/22 15:33:00

◆◆◆◆

以爱为名,默默耕耘

◆◆◆◆

师德是每个教师的立身之本,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个冰冷的规范,它是教育的光辉,是师者的灵*,它需要教师用全情的投入,满心的爱意,初心不改的坚持去浇灌,去哺育,才能收获一园桑梓,盛开一路繁花。在通*这片教育的热土上,一位平凡的老师用她26年的执教生涯,努力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内涵,她就是刘俊丽老师。

一、孜孜以求,以身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老师一直牢记着这句师范生的至理名言,也一直这么严格地要求着自己。她课下大量阅读教育教学名著,利用各种渠道夯实自己的教学理论,努力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每节课后,她都会积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措施、动人的生成、精彩的神来之笔。在她的抽屉里,堆叠着好几本厚厚的教学反思,里面的黑色字迹和红色字迹交杂错综,记录着刘老师对教学的思考与热爱,也记录着她一路辛勤地付出与成长。她的不懈努力,让她逐渐成长为学校独当一面、技能突出的教学骨干。刘老师知道教师的本职在于上好每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根本,也是必胜的武器,更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充分挖掘教材可能的训练点,再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流程。刘老师的教科书上,总是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备课时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她希望她的孩子们,能生长在一个有活力的课堂,这个课堂不仅会有知识的累积,智慧的碰撞,热情的点燃,更有生命的拔节。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她总是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自然会让孩子爱上它。每次下课,孩子都还追着问,“老师,下一节是不是语文课?”公开课教学后,学校的老师也会评价,“刘老师,你们班的孩子很活跃,很敢说。”

教师如果不是路标,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都是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清晰地印在了学生心灵深处,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所以刘老师一直告诫自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求孩子热爱劳动,她总是捋着袖子和孩子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要求孩子爱护班级卫生,她总是默不作声地捡起地上的纸屑;要求孩子准时参加早读,她总是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个孩子;要求学生作业工整,她每次在黑板上写字,也总是一笔一划端端正正。要求孩子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好,她也是如此:从“同课异构”的小白到精彩的校级课例,从对“翻转课堂”理念的一无所知,到成功展示区级示范课,主持市级课题;所有公开课的PPT、微课都不假他人之手……一有任务,刘老师就倾尽全力,忙得忘乎所以,熬夜不可避免。家属非常不理解:“你都这个年纪了,还这么拼做什么?!”是的,很拼,拼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刘老师只是觉得不能辜负,辜负信任,辜负时光,辜负曾经努力的自己。

二、呵护童心,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刘老师明白,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

刘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治的女生,右手只有三个手指。看着孩子每次用三个手指捏着笔,费力地写着字时,她都很心疼。所以,即使孩子的字扭七八歪,她依然满脸欣喜地表扬:“你的这个捺写得非常有力度,太棒了!”“哇,你这个字写得比前一个好!”刘老师明白,特殊的孩子总要面对群体的质疑,如何让孩子正视自己,认识自己,获得自信,赢得朋友呢?她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小治竖标杆,“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上花费五分力气,小治就要用十分,但她还是勇敢地坚持着,连老师都佩服她!”“小治真的好有爱,刚才扶生病呕吐的同学去清洗,这样的人非常值得交朋友!”刘老师还会给小治递些小糖果、小本子,会打电话给家长报喜。小治渐渐成为同学们信服认可的榜样。而刘老师也收获了孩子全然的信任,当小治遇到青春期问题时,就在日记里向老师求助:“老师,我喜欢上班长陈然了,怎么办?”于是,落日余晖的校园里,一场心理健康辅导悄然拉开序幕。反复几次的交谈和引导,一张张写着鼓励话语的小便笺,让孩子正确认识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明确了努力和前行的方向,将注意力转到学习上,安然度过了成长的雨季。

小炜是个非常内向腼腆的男生,一说话就脸红,上课被提问到,常常哼哼哧哧,老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于是,一些调皮的男生会扯下他的红领巾丢来丢去,看着他着急忙慌地蹦来跳去就是抢不到;会偷偷在背后搡他一下,再一脸无辜地说不是自己。刘老师发现后,兵分两路:叫来那群男生,一个个数落着他们身上的优点,着意提到他们都有男子汉的气概,再话锋一转,“如果我们班的同学被欺负了,你们会怎么做?”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献计献策后,刘老师再郑重其事地说:“太好了,老师有件头疼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好像小炜同学被欺负了,你们替老师出马,替他讨公道,给他撑腰,可以吗!要注意方法哦!”再单独留下闹得最凶的那个孩子,问他“如果你是小炜,被那样对待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明白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逐个突破这群调皮男生后,工作的重心就变成了小炜,立人先立己,小炜要自信,更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刘老师先找小炜谈话,让他明白遇事不能一味沉默,要懂得说不,要懂得用巧妙的方法去应对。然后开始在班上大肆宣扬小炜的“丰功伟绩”:“今天的掌声要送给小炜,他劳动时最卖力!”“小炜是一个非常有责任的小小男子汉,昨天只有他一个留下来值日!”……在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掌声的洗礼下,渐渐地,小炜说话时不再脸红了,他的身边也慢慢围着些朋友。让刘老师意外的是,到毕业时,待人平和的小炜人缘是最好的,堆在他桌子上要求留言的纪念册都快把他给淹没了。

三、宽严相济,修正航向

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刘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但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

刚接班时,刘老师就发现了聪明的小睿,不仅思维敏捷,表达出色,而且成绩优异,自信爆棚,总是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沟通任务。刘老师一度以为前任授课老师评价小睿“太能搞事”不过夸大其词,自己收获了一枚学霸种子。

但一个月后的春游当天,同学只是略带调侃的“哈哈,你没穿校服!”就炸开了小睿这个火药桶,他当场拎起椅子追着同学要砸。刘老师对小睿进行了教育,以为事情完结了。谁知,隔天下午,一进校门,孩子们就来报告:放学时,小睿竟然拿块石头追着他的同桌,一直追到他同桌的妈妈拦下来才作罢。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因为小睿的父母出差,最近两个星期都是由他同桌的妈妈友情接送去他奶奶家的。刘老师非常生气,把小睿叫来问事情原委。小睿还梗着脖子振振有词:“他到了操场才提醒我椅子没翻上来,分明是要看我的笑话!我觉得他太可恶了!”为便于打扫,老师要求孩子将椅子倒翻到桌上,没有完成的,要协助值日。这真的是一个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刘老师气不打一处来:“你认为他不是善意提醒,就判他有罪,追着他打!顺你者昌,逆你者亡,这个世界是以你为中心在转,是以你的对错来判定的吗?”声色俱厉的批评中,小睿低下了声气。打一棒槌给个甜枣,刘老师也缓下来,从他同桌平时待他的友好,他同桌的妈妈辛劳付出入手,苦口婆心,一通教导,事情貌似圆满解决。

但小睿处理问题很“极端”的严重问题也暴露出来:因为公交车司机没有停车,他会红着眼睛说,真想上去暴揍司机;因为父母不让他打游戏,他会拿起手机,要打报警;因为没完成班级任务被批评,他会当场跳起来扯下臂上小红杠,扔在地上猛踩……

刘老师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究根溯源,家校联手,才能让教育发生质的改变,才能让这个原本底子出色的孩子不致偏离航向。于是,通过家访,了解到小睿性格的形成与家人的过度宽容有关。从小全家人给他的自主性非常大,以至于他还在幼儿园时就懂得对家人各种威胁来达到目的。刘老师先和家长明确小睿的问题所在,对家庭教育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并经常就小睿的教育方式和契机与家长反复沟通。

以后,每次小睿“犯事”,刘老师总是先冷处理,让小睿用深呼吸的方法,把气顺平了再说事。刘老师先让小睿自己尝试多角度看问题:从你的角度看,从对方的角度看,从老师的角度看,事情会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冷静地分析哪个角度是正确的;接着想想合理恰当的处理办法;最后还表扬他“你看,如果当时你这么做,就非常好!”一次次交心,一次次深谈,刘老师能感受到走出办公室时,孩子脸上由衷的轻松与快乐。刘老师还把小睿推荐给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让老师对他进行沙盘观察,个别辅导,教给他情绪自控的方法。课下,让他用一本“我的行为我负责”的记录本,累积行为表现分,自省自查自纠。多管齐下,很能搞事的小睿慢慢变得沉稳了,遇事也不冲动,成长为真正优秀的孩子,到中学时,还成为学校校服展示的代言人。

四、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伸出手来,五个手指三长两短,同一个班,孩子的能力也各有高下。刘老师从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群孩子。她深谙,学习一事对有些孩子而言轻而易举,但对有些孩子却举重若山。因此,她会给予这部分后进的孩子特别的关爱和宽容,她关切的是学习的态度和进取的信心,她相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即使是狗尾巴草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小薇小时因车祸做过脑部手术后,就成了《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像被人按了慢动作,做什么,都特别慢:上课已经四分钟了,她去上厕所还没回来;说话要一字一字往外蹦,听起来特别费力;成绩都在个位数……

因为慢,她也遭到“特殊待遇”:孤零零的一个人,想凑上去和大家说说话,会被嘲笑,本子上常常被写上“笨蛋”两个字。班上丢东西,就被众口一词地指认,因为她曾经傻乎乎地拿过同学的学习用品。

改变,首先从环境入手,刘老师先营造了一个能理解宽容她的班级氛围,在班级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她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我们是一家》教会孩子懂得关心他人,懂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美引路人第2季以爱为名,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