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疯狂动物城的一夜狂欢动画寓言的三重内 [复制链接]

1#

终于等来了一部可以跟所有人推荐的电影,《疯狂动物城》。

这部迪士尼春季档动画,一上映便获得了超高票房。豆瓣评分9.4,朋友圈好评率%。

除去迪士尼一贯的精致的动画制作与精彩无比的情节,成功打动所有人的还有它隐藏在美丽故事中对于现实世界的真诚探讨。

本文来自豆瓣,作者Vami。LinkdIn领英获授权转载。

4号那天,班群里同学告诉我说《疯狂动物城》上映了。我查了一下邻近的影院,发现9点多就有一场。

就冲着《超能陆战队》中萌出一脸血的大白,我也不能错过同一班底做出的新动画啊!于是我立即冲向电影院,买了电影票,窝在软布椅子上等着进入动画世界。

疯狂动物城

电影结束时已是深夜。影院中的观众都不愿离开,坐在椅子上听着片尾曲“TryEvrything”,随着超强的节奏摇头晃脑。我沉浸在相同的气氛中,不断回味着电影带来的震撼。

这部电影有近年来成功动画的因素:《冰川时代》的搞笑,《驯龙高手》的成长,《超能陆战队》的治愈。但《疯狂动物城》又如此不同。它在逗着孩子们大笑的同时,却让成年人沉思。

短短两个小时内,电影不但用完整的世界观影射现实,还借着连续反转的剧情挑战观众的伦理观,从而彻底颠覆了好莱坞动画“傻白甜”的传统套路。

电影中的动物设定

我因此对这部即将在北美和中国上映的电影充满期待。单单靠那些好笑的动物,《疯狂动物城》肯定能在票房上大有斩获。但我更好奇的是,电影的内涵会给引发怎样的辩论,以及这部电影会否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经典。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至少存在三重递进的内涵,值得在观影中留意。1.动物托邦坦白来说,《疯狂动物城》的译名不算所有好莱坞电影中最差的。毕竟,还有《*金三镖客》、《刺激》、《美食总动员》等译名界的奇葩垫底。

但“疯狂动物园”抹杀了英文名“Zootopia”中重要的隐含信息。

在英文名中,“zoo”是动物园的意思,“topia”是希腊文中“地方”的词根。这个希腊词根经常出现在一个英文词中:utopia,即“乌托邦”。因此,电影更准确的译名应该是“动物托邦”。

动物乌托

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乌托邦”源于十六世纪英国学者托马斯·摩尔的同名著作。在那本书中,摩尔虚构了一个拥有完美社会体制的小岛,不但废除私有制,而且实现了人人平等。

在理想制度的保护下,小岛上的居民充分享受自由。现实社会中的贫困与罪恶也不存在于这个小岛。由于摩尔在英国*坛的特殊身份,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极大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