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神化家居家装的数字化,这一仗已经越来 [复制链接]

1#

原创作者

程易

来源

树懒生活Fine(ID:huamian)

前几天,我们聊了聊躺平设计家,阿里为此投入了大把的时间和资金去攻打市场,但是没跑出像样的结果。讨论并不代表不看好,阿里没做好,不是因为阿里的人更笨,而是这一仗已经越来越难打了。

数字化的话题有点大,以至于谁都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解锁它的未来走向,只能边打边看。有意思的是,这条赛道玩家不多,故事却很多。

「树懒生活Fine」(huamian)跟踪报道过不同类型的公司,建筑装饰领域的广联达、家居家装领域的酷家乐、三维家、打扮家、红星美凯龙设计云、躺平设计家,也走访过一些刚起步不久的公司。

回到刚才说的,为什么这一仗越来越难打了?

身处家居家装行业,大家都非常熟悉以酷家乐、三维家为代表的3D云设计软件企业,过去几年,在资本层面获得相当不错的认可。市面上围绕效果图软件、营销软件一直打得不可开交,覆盖了市场上2-3万家有数字化意识的企业。

虽然绝对值不够大,但大家已经为此奋斗了七年之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增量空间非常非常有限,这些软件公司也在面临增长压力,急切去延伸家居以外的市场。

酷家乐往软件生态平台努力,从家居向全空间战略转型,在成都设立新的研发中心,探索建筑、房产等新业务;三维家顶着大面积亏损的压力,依旧要在线下20-30城开面积平方以上的体验馆尝试新零售。

拓展新的领地,可能会产生新的矛盾,各自有没有能力去开拓新的市场,毕竟新的领域并不会比家居家装更容易。

打扮家曾经也想跻身于效果图软件领域,因为团队起步较晚、手上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最后没能真正杀出来,幸亏及时转型,说不准早就被赶下场了。

市场的准入门槛确实在提高,资金、技术、人才、时势,一个都不能少。此一时彼一时,谁要是现在想重新进入市场,得做好烧更多钱的准备才行,毕竟初恋和挖角成本也不一样。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这给了后来者新的挑战,市场在倒逼玩家必须做出新的路线探索。以前是市场上有肉眼可见的蛋糕,可以过来吃,现在则需要你去创造挖掘出一块蛋糕,难度系数成倍加大。

向外拓展的道理大家都懂,到底什么才是可行的呢?打通设计到商品交易的链路,有没有机会?实际来讲,这个事情逻辑是通的,能不能跑出来难说,道理都是直的,道路都是弯的。酷家乐此前尝试过,但因为转化路径太长,效果不理想,果断弃坑。

但这条路子,仍被后来者推崇。

年布局的红星美凯龙设计云、年官宣的躺平设计家都在尝试。设计云一直有点低调,不参与市场的打打杀杀,倒也清净,可能还没到时候,没有资本的压力,确实那么着急,毕竟在红星美凯龙,家装才是第一业务。

躺平设计家之前已经说过,这一年多下来,还没跑出什么结果。最近有点苗头,搞了地产项目试验家装BBC模式,面临的问题是,躺平设计家虽然拓展了一些客户,产品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没有真正用起来的客户,如果持续是这种状态,会面临不小的内外部的压力。

这两家品牌背后代表的是红星美凯龙和阿里巴巴。这可能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红星美凯龙或者其他的企业跑通了,模式真的靠谱,很快会被抄走,以阿里的强势,很容易变成阿里的demo。

所以,看各家公司和市场的状态,产业链条足够复杂,很难有一家企业吃掉市场形成垄断,大家都有各自的立足点,也没有哪一家的模式真正得到市场的验证。最痛苦的是,没有一家企业真正挣钱的,市场并不明朗,不知道下面的市场该怎么打。

至于未来有没有想象空间,也取决于各自对于市场的判断是什么样子。

未来5-10年,家居家装市场是依然保持高度分散,还是会像建筑装饰领域的广联达、房产领域的明源云这些关联行业一样,逐渐走向集中?市场结构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格局依然是分散的,那么大家的竞争还是在有限的企业群体中,也会更残酷,仗也就越难打,对硬实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管是装饰装修,还是家居服务,服务链条太长,前面的公司解决了一部分数字化的问题,可还有很多未被数字化的环节,颗粒度越来越细,这也恰恰给了不少创业公司机会,我们认为,这也有着一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